让红色资源焕发时代光芒——闽院学子走进老区苏区漳平市杨美村

时间:2022-07-18作者:浏览:11

7月17日,“与军行”暑期社会实践队部分成员在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启明教授等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当面采访漳平野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兰火荣、参观朱德率红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并应邀参加漳平野狼2022年军事夏令营开营仪式,与退役军人和小朋友手拉手,共同探讨红色军旅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乡村发展振兴的推进作用。

追寻红色革命足迹,感受老区苏区深厚底蕴

感化溪流过的杨美村,地处漳平市象湖镇的中北部,与镇政府驻地直径距离3公里。全村共261户1335人,基本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2017年8月,杨美村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2020年12月,杨美村入选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香菇);2021年11月,杨美村被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为“2021年福建省卫生村”。

据讲解员介绍,作为原中央苏区县,漳平承担着保卫中央苏区东大门的重任。特别是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从漳平出击闽中,打破了国民党三省“会剿”。此间,在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一处古宅墙上的红军“留款信”更真实记录了93年前红四军出击闽中的峥嵘岁月和军民鱼水情。



红军“留款信”的墨迹依旧印在墙上,原句如下:“老板 你不在家 你的大米 我買了廿十六斤 大洋二元  大洋在观泗老板手(里) 红軍。”在当时老百姓“谈兵色变”的情况下,这是红军用实际行动感化人心,并在老人的同意下用大洋购买粮食,以解决军中急需。

实践队还参观了位于杨美村的红色革命旧址群,进一步了解和深入感受了红军留言墙的感人故事。队员们一致认为:红军题壁留款信真实反映了当年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历史事实,体现了人民军队的行为准则和优良传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和宗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赓续红色血脉军旅情怀,共谱乡村振兴新篇

此次夏令营活动主要面对的是来自福建省的厦门、泉州、福州等地市和江西省的7-17岁中小学生。据悉,该夏令营是省少工委指定“福建男子汉”品牌夏令营,也是厦门官方媒体海西晨报合作单位。在此之前,漳平野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开展了143场免费培训活动,培训学生人数 达2万多人。在为期7-28天的封闭式军事劳动夏令营中,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将充分感受并学习、了解军人的优秀品质。除了军事生活训练,夏令营还让学生们认真学习、感受农耕文化;在教官们的辛勤指导和学员们共同努力下,基地旁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菜地。教官们又将菜地划分为几个区块,并以英雄的名字命名(如李向群班,龙均爵班,雷锋班等)。同时划分责任地,带领学员们每天观察记录、拔草或浇水等。通过活动不仅能让这些小朋友们感受军人的生活,还能教会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同时也为当地乡村建设振兴带来新的气象与活力。



据悉,漳平野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兰火荣,曾获得龙岩市委宣传部、文明办、龙岩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2019年被龙岩市委市政府授予“闽西国防人物”的荣誉称号。对于实践队的到来,他非常重视和欢迎,并亲自热情招待和讲解。他说训练基地的教官多为退役军人,除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他们还筹备着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包括组织生产和出售一些蕴含着红色文化的地方特产:红军大米、红军米粉、红军香菇、红军水仙茶等,持续宣扬老区苏区漳平?象湖的红色文化,并以退役军人的身份推动家乡的振兴建设,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闽院师生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迎接二十大

此次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退色”和“奋发向上”精神,也较具体感受和发掘了他们在传播军人优秀品质、发扬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同时,通过探索乡村治理变革与人才振兴等方面实践,更好领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宏伟蓝图,立志为共同富裕谱写华美篇章。特别是退役军人赓续红色血脉,扎实投入当地发展建设、努力培育未来栋梁之才等,即是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道路,也为其他地区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新的可行方案。



通过调研与访谈,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指导老师带领和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单位大力支持下,他们用心感受和发现创新点,敢于提出自身的见解和疑问,并积极主动与队友、退役军人、当地干部群众等一起探讨,进一步领会乡村振兴发展内涵。实践队员也将继续深入学习探索,研究创新乡村发展振兴可行模式,以良好姿态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乡村振兴研究院)




【责任编辑 罗晓华】